【人事管理案例及评析】
学校由于发展的需要,新成立实训中心部门。学校人事部门经过考察后向校长办公会议提出了实训中心主任的候选人??Z老师,高级讲师,曾主编多本学科教材,在期刊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在专业建设上常有独到的见解;同时,在学校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上,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是该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另外,Z教师是一名老党员,曾多次并评为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在考察过程中,组织人事部门还了解到,虽然Z在学校颇有名气,但是他为人谦虚谨慎,待人和蔼可亲,被同事们认为是难得的好人。Z的不足之处是在此之前没有担任过科内任何管理工作,甚至连专业室主任也没做过,而且他不太愿意进行交际活动,平常对科内的事情也不怎么过问。
在校长办公会议上,大部分与会者认为,Z德才兼备,完全符合干部的“四化”要求,是实训中心主任的合适人选。于是,会议同意Z担任实训中心主任。但主管副校长会同人事部门负责人找Z谈话时,Z表示自己工作能力不行,做主任不合适,最好还是让他静静心心的搞教学。但经过校领导做工作后,Z服从了组织的决定。
实训中心的教师对新主任给予了很大的期望,并积极给予配合。然而,不久之后,他们就大失所望。他们发现,该同志不仅对科内的建设和发展缺乏思路,而且魄力不够、缺乏主见。在这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实训中心许多发展机遇都未能及时抓住,实训中心的发展处于停滞状况。实训中心的一些老师从期望,变为失望,又变成不满。
Z自己也感到实训中心主任这个工作成了他的包袱,进而有了思想负担,并且影响了身体。在这种情况下,Z向学校提出了辞呈,要求辞去实训中心主任的职务。一开始,学校考虑到Z有没有犯什么错误,所以没有批准他的辞职申请。然而,Z去意已定,于是,他不主持科内会议,甚至连主任办公室也不去,这个状况持续了两个星期,学校才同意Z的辞职。Z就这样从做了一年半的实训中心主任岗位上无功而退。
评析
千古兴亡,决定因素在人。中国明末学者王夫之说过:“能用人者,可以无敌于天下”。毛泽东同志认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这两件事。领导者必须善于识别和使用干部,善于爱护和培养干部。因此,选人用人是校长管理职能的核心,如何选好干部,并用好干部,是校领导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根据上述案例,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选人要准,要全面考虑。
我们在选择干部时,必须全面、深入考察,不能让被选对象的个别突出的优点和长处来掩盖、甚至取代其弱点和短处。而且,一定要分析它的弱点是什么性质的。在所举的案例中,Z的确有明显的长处,完全具备了干部“四化”的要求。然而,他不太愿意进行交际活动,平常对科内的事情不怎么过问的弱点就被忽视了。而这一弱点正是作为干部最致命的。
2、用人所长,不能用人之短,要扬长避短。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我们用人,一定要看准他的长处并充分发挥它的才能,要设法避开他的短处。虽然案例中的Z老师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物,但他的“才”不在管理方面,而在于学术方面,对于这样的一位专家,如果让他担任学术带头人,无疑是合适的,但让他担任行政管理工作,正是用了他的短处,勉为其难。
3、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并非任何专家都可以做好管理工作。
在我们强调管理干部专业化的时候,往往会忽视管理岗位的科学性,以为只要是专家就可以来承担管理工作,这其实是一个误区。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并非任何专家都可以做好管理工作。要想担任好管理工作,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管理知识、能力和水平。同时,还要有一片热心,有时甚至要有奉献精神。
4、要善于培养干部,要关心和爱护干部。
我们对任何干部都不能仅仅是使用,而要注意培养。对案例中的Z老师,就是缺乏对他在管理岗位上的培养。管理岗位是实践性的,需逐步锻炼。校领导要经常了解和关心下属干部,同时对他们的工作要进行督促,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对特殊情况,有时要打破常规。对Z来说,从爱护他的角度考虑,校领导应在发现问题后就采取措施,至少在他提出辞呈后就应立即同意他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