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回答的问题

    如何准确测定工时?

      在掌握工时测原理及要求的前提下,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测定工时,要“默默进行”,尽量远离、不要影响被测对象,否则,测的不是真实的结果。 第二:测定时,要尽量拉长测定的时间段,短时间的“小数据”与长时间的“大数据”在反映同一个被测对象时,往往有较大差别。 在以上指导原则下,如何准确测定某一岗位的工时呢? 1. 设定测试起始时间; 2. 确定测试终止时间; 3. 清点此段时间的作业数量; 4. 注意记录测试过程中非正常状态所耗用的时间; 5.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工时。 请注意:以上所测定的工时,实际上是验证“工时”。“基础工时”先由工程技术部门根据“样板、样品”制作过程中测定。 然后,两个方面综合考虑,来确定工时。
  • 2014年06月07日 04时11分09秒浏览次数(543)回答人数(3)

    如何进行在制品管理?

      这里的“在制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各工序半成品,在制品管理是要保证: 第一:各工序要平衡,不能出现脱节(断料、等料); 第二:工序间半成品流动要顺畅,不能有工序积压。 提以下几点,供参考: 1.要明确量化各工序的作业速度、效率(每人、每天、每小时做多少); 2.根据量化的速度效率进行工序作业计划; 3.严格按计划“顺序、配套”投入物料、配件(控制投入的量、速度); 4.各工序实际产量的及时统计、及时调整解决“在制品”出现的问题。
  • 2014年06月07日 04时01分03秒浏览次数(527)回答人数(1)

    如何管理团队毒瘤?

      这里的“毒瘤”,我的理解是那些“行为桀骜不训、格格不入、与大多数人的认知不一样的个体“。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业绩好”!(否则,就直接“咔嚓”了,哪还有时间去理他们呢?) 在企业市场化运行程度越来越深、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企业要有一群“狼”的团队,而不是一群“羊”的团队,谁有业绩谁就是“主流”,没有业绩的才是“毒瘤”。 具体管理实践中,企业可以对业绩较好的“毒瘤”另开“炉灶”,以鼓励他们的创造力,在条件成熟时,要建立“狼圈“(新的利益激励机制与行为规范)。至于,那些羊门还是呆在羊圈内做他们应该做的事吧! 是“毒瘤”还是“主流”,仅仅是标准不同而已!企业家们千万不要因为陈旧的“管理框架”、“行为规范“与过时的“团队认知”,屏蔽了那些具有鲜活的市场创造力的个体。
  • 2014年06月06日 12时12分16秒浏览次数(678)回答人数(4)

    用制度管理公司,还是人情管理?

      要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来调整、完善管理方式: 第一.在企业发展初期,人员少、规模小,这种情况下就通过感情、友情、甚至亲情来维系(我想很多中小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都经过这样的情况)---这个时候用制度来管理显然不合时宜。 第二. 随着企业业务发展和规模扩大,就通过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来维护!(企业规模大了,人员多了、事务多了,通过制度进行管理)。 第三.但最近2-3年企业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市场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单纯依靠感情、友情或者只是体现企业单方面意志的规定、制度管理,不那么灵验了---制度管理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从“利益管理”这个根本点出发,处理好员工和企业利益关系—即“员工业绩贡献与待遇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管理。
  • 2014年06月06日 12时03分12秒浏览次数(961)回答人数(6)

    部门经理能力不行,我该如何是好?

      这里的“我”角色定位不太清楚――上司抑或下属? 第1种:假如“我”是部门经理的上司,那么,他的能力不行就是“我”的责任---不要责怪任何人,尤其部要责怪“部门经理”! 首先,我可以不用他,这是我的权利; 其次,假如我不得不用他、或已经用了他,我就有责任去培养他、培训他、提升他; 第三,假如“朽木不可雕”,我确实尽到了培训的责任,但他的能力还是不行,换个岗位吧,总有“一款”适合他; 第四,假如确实没有适合他的岗位,或换岗后他没有心思去做怎么办?要么开掉它、要么支持他去创业、要给他一笔费用,让他“养老”---- 注意,不要留他在公司。 第2种:假如部门经理是“我”的上司----他不合格、能力部行,不用我操心,我的责任是努力配合经理把我自己的事情做好!
  • 2014年06月28日 14时06分53秒浏览次数(1572)回答人数(10)

    军事化管理,为什么总是失败?

      我们不妨将“军事化管理”理解为“非常严格、规范的管理”。 第一:作为一名员工,假如在实行军事化管理的企业与在普通管理的企业里赚到的待遇差不多,我为什么要接受“军事化管理”呢? 第二:“高待遇,高压力,产生高效率”! 实行军事化管理,我的压力高了,但我的待遇呢? 在实行军事化管理之前,要考虑企业员工利益机制有没有健全,也就是军事化管理对员工自身是否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不是想当然的);否则,执行的越坚强,员工队伍崩盘的越快! 因此,军事化管理失败的内在原因:没有从劳资双方“共同收益”的角度来考虑、策划和实施这项管理活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任何管理行为都必须遵守“自愿、平等、互利”的市场法则,唱独角戏在当今的社会基本上是要失败的。
  • 2014年06月25日 05时28分28秒浏览次数(960)回答人数(6)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联系方式
帮助中心
会员权益
如何观看
忘记密码
常见问题
商务合作
渠道加盟
讲师合作
课程合作
客服 在线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热线:400-666-4343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每天好料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