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回答的问题
ERP系统就是“一个工具”,帮助我们更快速处理事务信息,因此,它的导入更有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而不是又增加了新的任务、新的负担,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不需要设立专门的人操作---原岗位人员操作就行。
但是,由于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在日常管理中,比较注重干“实际事务”,而忽略了对于各环节事务信息数据的填写、收集、统计、分析,因此就没有设立这个统计分析岗位。而ERP就是“信息化管理系统”,没有了信息就等于摆设,起不到作用。
ERP系统的实施,对日常数据信息的种类、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ERP系统公司的顾问让重新招聘一个专员来负责,很可能是因为公司原来就缺乏这个岗位、或者虽然有人兼职做但满足不了系统运行要求(否则,就不用新招人员)。
- 2014年09月09日 06时51分09秒浏览次数(946)回答人数(2)
这里的“平稳”应该定义为“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命题才更有意义------市场需求是不平稳的(有淡旺季),生产进度平稳(不论是否淡旺季都一样),没有哪一家企业为了“有助于使供应链的存货降至最低水平”而这样安排生产,满足市场需求才是第一要务。
对于“订单驱动型生产方式”的企业(一般指外销型企业)来说,“维持平稳的生产进度”没有必要;
对于“计划驱动型生产方式”的企业(一般指内销型企业)来说,“维持平稳的生产进度”可以理解为,做好计划管理,使“销-产-供”各环节运作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要就是说“根据销量多少,来定义生产多少,依此定义物质供应量的多少”。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计划驱动型生产方式”比“订单驱动型生产方式”的生产运行平稳。
- 2014年09月09日 04时45分42秒浏览次数(688)回答人数(2)
从管理的角度讲,不论企业规模大小,很有必要做!
如果是为了应对“出口”,那就是需要了!
现在很多小企业为了外贸业务需要,就花钱买,又快又方便,何乐而不为?虽然非主流,也是适应市场需要的一种行为吧!
不管是否非主流,还是做好。
- 2014年09月03日 15时21分26秒浏览次数(637)回答人数(3)
这是关于制造业如何转型升级的问题。
有几点看法供参考:
第一:向技术导向型企业发展,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在行业技术领域领先,比如华为、中兴、微软、英特尔;
第二:向营销导向型企业发展,通过加大市场营销、品牌建设,在行业内的知名度领先。适用于广大日用品、轻工业品制造企业;
这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通路,一旦品牌建立起来,制造环节可以通过整合国内外制造资源来完成。
第三:立足于制造业,但必须拥有制造的核心技术、工艺。比如日本的中小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在产业链环节的某一点上做得很精。
这是小微型企业的转型升级的标杆。
- 2014年10月01日 06时17分03秒浏览次数(926)回答人数(4)
IE(工业工程)是一门实践科学,它的指导思想是,立足于促进生产实践的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任何时候都是必须要坚守的!
至于说IE是以人为本的,有点扯了,当然科学的东西都是从人本角度考虑的。
- 2014年09月13日 03时20分12秒浏览次数(815)回答人数(3)
三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要务是做好生产安排(书面的生产计划)---这是生产管理的基础;
第二每天针对生产计划的进展情况跟踪统计(规范的日报表)---这是管理的依据;
第三针对影响计划的问题逐一解决(要明确具体问题)---这里厂长工作的关键。
- 2014年10月30日 09时53分51秒浏览次数(1461)回答人数(2)